回到河流的深处——《第一财经日报》二十周年致读者
20年前的今天,一个初冬的清晨,有张崭新的报纸出现在街头,除了那接近于克莱因蓝的报头颜色让人眼前一亮,更因为那是新中国的第一张财经日报。
倏忽之间,20年。但这20年又很漫长,中国和世界都已巨变。
《第一财经日报》20年,有幸搭载了中国经济这艘巨轮,有幸际遇了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东风,经历了冰与火的淬炼,经历了经济周期,也经历了媒体行业周期。我们的Slogan从“商业改变世界”,到“对时代负责”,再回到“专业创造价值”。正如我们在《第一财经日报》创刊词里所写:“商业改变世界,商业改变中国,中国改变世界,商业也被世界改变”,从创刊后第十天即引发全球汇市震动的中国外储报道,到随后的富士康工厂独家调查,再到北大方正改制内幕、起底明天系、揭秘汉能等一系列独家重磅调查报道,我们都没有忘记出发时的承诺。我们全球首发了武汉暴发新冠疫情,疫情三年我们持续报道和呼吁科学防治;我们首发村镇银行储户被赋红码事件,并独家揭秘其背后的400亿元惊天大案;近两年来,《第一财经日报》持续聚焦政策和市场的关系,数十篇社论触发了读者们的强烈共鸣而成为爆款级作品,“一财社论”成为财经评论界的响亮IP。
20年前是狂飙突进的年代、理想高昂的年代,我们的创刊词标题是“探求无尽的生命力”,充满了朝气和憧憬,我们欣喜于商业的力量:“一块看得见的新大陆在崛起,它将出现在所有超出国界的视野里”,以及“信仰改变的力量,追求改变的可能”。
20年的时间快车,20年的斗转星移,20年的上下求索,我们找到答案了吗?
20年前,《第一财经日报》的创刊词有一层清晰的逻辑递进,从商业改变世界到把商业看成一种责任。20年后,中国经济已然天翻地覆,商业承担社会责任亦成共识,而我们的关心也已经不止于此。
山西晋非投资
因为20周年,最近我经常在思考一个问题:一家媒体的20年,和它所处这个时代的20年是什么关系?媒体服务于时代,又被时代造就,同时必须有坚守的风骨。但是每个个体呢?就好像一个人的20年,和他所处时代之间的关系。他能看见什么?他能记得什么?这个时代和他又有什么关系?还有那些他没有看到的事物、他不认识的人,又怎么彼此影响着对方和世界?
而作为我们最重要的服务对象——你,在这20年里,又是谁?你在哪里?你过得好吗?我们关注到你了吗?
我们的报道似乎连篇累牍,但是你的身影似乎又很模糊。
20年来,我们一路记录和见证着商业的高歌猛进,资本和财富运动的生生不息,全球经济和国家实力的此起彼伏,并始终如一呼唤着对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的遵循和坚守。但是在浩浩荡荡的时代洪流中,我们的目光开始探寻那些深藏在大河底部的浑浊和粗粝,那些真实的力量和磨难,那些可能导致未来格局巨变的暗流涌动,以及千年来亘古不变的人群,无数在泥沙中被裹挟的命运。近年来,我们在记录政策和市场变迁的同时,开始更多关注民生,关注就业、分配、社会保障和公共卫生,关注那些弱小的个体。我们持续报道乡村医疗的薄弱、失地农民和平台小哥生存现状,我们推出“老有所依”系列报道,我们呼吁加强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护,我们努力地回到河流深处。
20年的时光流变,我们也看到,快速撕裂的群体、日渐背离的价值观、不断加剧的贫富分化,已是当下整个世界的忧虑。尤其是在情感和观点重于事实,个体化表达、圈群化传播的信息茧房时代,似乎每个人都在发声,但似乎每个人都被淹没在噪音中的时代。人类学家项飚曾说: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,是“消灭附近”,个体走向两个极端:要么固步自封,做一个纯粹的原子;要么凌驾于一切之上,做宏观的评论。显然,在这种“消失的附近”背后,对应的同构是“消失的真相”,或者说“越来越不重要的真相”。
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生成式AI的急速降临,它帮助我们在知识获取、内容生成等领域,有了与过往云泥之别的能力提升,但这还只是一种基于人类过去知识和经验水平的“快思考”能力。媒体所擅长的另一半则是当下、现场和发现,以及基于推理和人性的洞察力,这是一种现场能力和“慢思考”能力,这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AI所不能取代的。
在易变、不确定、复杂和模糊性共存的乌卡时代,在后真相时代和AI时代的舆论场,主流媒体、专业媒体如何做到乱云飞渡?
只有一条不归路。
北岛说:“真正的诗人是不会随社会的潮起潮落而沉浮的,他们往往越向前走越孤独,因为他深入的是黑暗的中心。”如果把诗人这个主体改成新闻媒体,那么它深入的必然是矛盾和变革的中心。新闻工作从来就不是一种荣耀,而是让我们免于羞愧。新闻是公共产品,其本质是在担当、发现、提问的同时,提升各方的认知,在最基本的常识领域和底线领域,凝聚最大范围的共识。
直面如此急剧变化的新环境,一家合格尽职的财经媒体,其报道视角、领域和实现路径必然要与时俱进,但责任和使命依然不会有丝毫的变化。我们不仅是时代的见证者、记录者,还必须是思考者和推动者。我们执着于发现,执着于真相,并且将这一切构筑于专业、责任、科学、良知和公平正义之上。
所以在崭新的20年来临之际,我们依然会秉持创刊之初的激情和梦想,高扬市场化法治化的旗帜,继续探求商业所创造的无尽的生命力,记录市场给中国和世界带来的巨变;我们还将更多从人的角度,从仰视生命的角度,去关注个体的意志、个体的权益、个体的多样性和个体的创造活力。虽然在关于现代性话题的无数讨论中,资本、理性和规则相对于人的天性和生命价值的张扬,互相之间存在着无解的“理性悖论”,但是我们依然深信:社会的进步取决于个人自由的全面实现。
正如约翰·穆勒所言:“国家的价值,最终取决于组成它的个体的价值”,而国家的活力,最终也取决于组成它的个体的活力!人绝不只是工具,而是目的自身。
——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 杨宇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