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大博士获240000元奖学金 科研新星闪耀国际
郑卓,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023届校级优秀博士毕业生,师从钟燕飞教授与张良培教授,致力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时空视觉理解方法与应用研究。目前他在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人工智能实验室担任博士后研究员,与Stefano Ermon教授、David Lobell教授和Marshall Burke教授合作开展人工智能与地球科学的交叉科学研究。
截至目前,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遥感领域三大期刊RSE、ISPRS P&RS、IEEE TGRS以及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视觉领域顶刊IEEE TPAMI、IJCV和ICCV、CVPR、NeurIPS等发表论文15篇,其中5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,1篇入选RSE Top cited paper。他还发布了LoveDA/UV6K等公开数据集以及FarSeg/ChangeStar等“Change”系列模型与算法。郑卓获得李小文遥感科学青年奖,王之卓创新人才奖特等奖,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奖特等奖(三次),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,ASPRS约翰·戴维森最佳论文奖,SpaceNet 6研究生冠军,xView2全球总排名第四,IEEE GRSS数据融合大赛亚军等多项荣誉,并入选全球前2%顶尖科学家榜单。
郑卓的故事始于一次意外的邂逅。2016年,作为本科生的他聆听了钟燕飞教授的学术报告,报告中的精辟见解让他决定以此为第一个正式科研课题。随着研究深入,他对测绘遥感学科的强大包容性和学科融合度产生了浓厚兴趣。硕士阶段,他进入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深造,最初聚焦于目标识别和定位研究。然而,随着研究进展,他发现这一方向的核心问题已在计算机领域得到较好解决,留给遥感领域的空间不多。于是,他决定寻找更具挑战性的课题,结合国家发展需求调整了自己的研究重点,转而关注灾难及其变化。
如今,郑卓的研究成果在国家灾害应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他认为,遥感技术是一种真实的监测手段,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与真相。他表示自己只是一个记录者,通过技术去探寻世界奥秘。他的研究不仅限于灾后评估,还探索了灾前预测的可能性,希望能更大程度上减少损失。郑卓坚信,遥感技术不仅是灾害发生后的“救援之眼”,更是灾前预测的“智慧之脑”。
科研道路上,郑卓得到了钟燕飞教授和张良培教授的悉心指导。两位老师不仅关心学生的科研进展,也关注他们的生活状态。他们鼓励学生大胆假设、小心求证,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创意。导师们的教导使郑卓树立起求实严谨的学风,并意识到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实际应用。
每周一次的组会也让郑卓受益匪浅。同学们轮流分享研究进展,不同的课题轮番上阵,思想激烈碰撞。钟燕飞教授对报告进行梳理与总结,敦促大家不断进步。武大信息学部二教三楼的大机房是郑卓科研梦想的起点,这里热烈而纯粹的科研氛围深刻影响着他。
尽管身在异国他乡,郑卓始终心系祖国。他希望未来能继续怀揣对科研的热爱与执着,续写属于自己的遥感篇章,有朝一日回到祖国,造福广袤的中华大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