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短剧付费陷阱套住中老年人 诱导消费引发关注
林雯发现63岁的母亲迷上了短剧,一部接一部地看。有一次,母亲边做饭边看短剧,结果把锅烧糊了。母亲不识字,使用智能手机也不熟练,但到今年9月,她看短剧已经累计消费了数千元。
在社交平台上,不少网友晒出父母的微短剧付费订单,金额从几百上千到过万元不等。这些中老年人多是被手机上的短剧广告吸引,顺手点开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看下去。林雯没想到,自己不仅要提防小孩充值游戏,还要担忧老人被诱导充值看短剧。
5月,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报告指出,一些短视频平台利用算法锁定老年人推送离奇、浮夸的“微短剧”,然后以极低价格诱导其继续观看并默认开通免密支付,导致许多中老年消费者的权益受损。
针对微短剧收费存在的费用高、不透明、诱导付费、维权困难等问题,广电总局有关部门启动专项治理。6月1日,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《关于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》正式实施生效,标志着微短剧行业进入“强监管”阶段。
林雯的母亲喜欢看一些夸张的短剧,比如《霸道总裁爱上绝经的她》。李英最近看过的一部短剧是《闪婚老伴是豪门》,虽然剧情夸张,但潜藏着老人的爱与欲望。陈洁羽的母亲也沉迷于这类短剧,平均每个月花费600元,一年下来超过七千元。
吴卫的父亲同样成为众多微短剧小程序的会员,年费在198元到289元不等,累积消费上万元。父亲平时只是看看免费的网络武侠小说打发时间,但小说里也有很多微短剧广告,一旦点开就会被收费。吴卫觉得父亲就像掉进了“精神杀猪盘”。
林雯为了摸清付费“套路”,曾试着为一部微短剧充了49元,后来发现看了几集就提示再充值,而且不仔细看根本不知道每集扣多少钱。她找投流平台客服投诉,但得到的回复是让她去找生产微短剧的商家。很多短剧小程序已经下架,她又陷入投诉无门的境地。
中老年人喜欢刷短剧无可厚非,但问题在于是否被诱导非理性消费,以及短剧的平台方、出品方收费和扣款方式是否透明、合理。从事短剧投流工作的管浩表示,短剧充值面板通常分为不同付费档位,如果消费者购买了一次价格较高的短剧,则会被标签为优质用户,之后他们再刷到的短剧都是价格较高的剧集。
律师奉月指出,我国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明确规定,消费者享有知情权、自主选择权、公平交易权与安全权。具体到微短剧平台,应以显著的方式明示价格及收费规则。江苏省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发布的报告显示,有过付费经历的消费者中有九成在观看付费微短剧时遇到过问题,包括自动续费、会员权益不清晰、不明码标价、过度植入广告以及虚假宣传等问题。
对于微短剧领域中老年人权益受损问题,目前还未有针对性的保障条例,但在司法实务中,人民法院会综合考虑中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辨别能力、法律意识有限等特点,综合评判维权方的过错程度与应承担的责任。
近年来,广电总局有关部门持续开展网络微短剧治理工作。今年5月,针对微短剧收费存在的问题,广电总局启动专项治理。6月1日,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《关于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》正式实施生效,要求落实行业监管责任、属地管理责任、平台主体责任,对微短剧实行“分类分层审核”。
林雯回父母家看望老人时,发现母亲又点开了一个微短剧小程序。于是她帮母亲下载了免费观看微短剧的APP,并一步步教她如何使用。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,林雯仍担心母亲可能随时会点开那些付费链接。